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
前言
本系列排序包括十大经典排序算法。
- 使用的语言为:Java
- 结构为:
定义抽象类Sort
里面实现了,交换,大小比较等方法。例如交换两个值,直接传入下标就可以了。其他的具体排序的类都继承抽象类Sort
。这样我们就能专注于算法本身。
1 | /* |
什么是选择排序
- 选择排序(Selection sort)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。它的工作原理是:第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(或最大)的一个元素,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,然后再从剩余的未排序元素中寻找到最小(大)元素,然后放到已排序的序列的末尾。以此类推,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的个数为零。选择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
- 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写法可能会导致选择排序变成不稳定的。
算法思想
- 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-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:
- ①初始状态:无序区为R[1..n],有序区为空。
- ②第1趟排序
在无序区R[1..n]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[k],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[1]交换,使R[1..1]和R[2..n]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。 - ……
- ③第i趟排序
第i趟排序开始时,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[1..i-1]和R(i..n)。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[k],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,使R[1..i]和R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。
解释
- 对比数组中前一个元素跟后一个元素的大小,如果后面的元素比前面的元素小则用一个变量k来记住他的位置,接着第二次比较,前面“后一个元素”现变成了“前一个元素”,继续跟他的“后一个元素”进行比较如果后面的元素比他要小则用变量k记住它在数组中的位置(下标),等到循环结束的时候,我们应该找到了最小的那个数的下标了,然后进行判断,如果这个元素的下标不是第一个元素的下标,就让第一个元素跟他交换一下值,这样就找到整个数组中最小的数了。然后找到数组中第二小的数,让他跟数组中第二个元素交换一下值,以此类推。
算法分析
时间复杂度
选择排序的最坏、最好、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(n^2)。
综上,因此选择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(n^2)。但是总体上要比冒泡排序要好。因为交换的次数少于冒泡排序
算法稳定性
- 选择排序不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。
是否是原地算法
- 何为原地算法?
- 不依赖额外的资源或者依赖少数的额外资源,仅依靠输出来覆盖输入
- 空间复杂度为 𝑂(1) 的都可以认为是原地算法
- 非原地算法,称为 Not-in-place 或者 Out-of-place
- 选择排序属于 In-place
代码
1 |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<T extends Comparable<T>> extends Sort<T>{ |
验证
使用数据源如下
Integer[] array = {7, 3, 5, 8, 6, 7, 4, 5,19,30,40,50};
结果为:
- 【SelectionSort】 稳定性:true 耗时:0.0s(0ms) 比较次数:66 交换次数:11
思考
上一篇冒泡排序我们是经过了一些代码优化,那么这一种选择排序是否也可以进行优化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我们可以使用堆来选择最大值,从而进行优化。后续文章会讲到。
代码地址
- 文中的代码在git上:github地址